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探索文旅融合与产业振兴路径,商学院“陶辛水韵实践行·多维振兴三下乡”实践队于6月29日至7月6日赴芜湖市陶辛镇四门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文化挖掘、产品开发等多维度行动,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6月29日,实践队抵达四门村后,首先对陶辛水韵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考察。队员们仔细观察并记录水生植物的种类、生长状况,初步分析了其在乡村旅游中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为后续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经过努力,最终形成《陶辛水韵生态调研报告》。
6月30日,实践队聚焦非遗文化挖掘工作,在村落走访多位老人。老人们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陶辛水韵”的历史渊源、民俗故事及传统技艺等口述史内容,队员们认真倾听并详细记录,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积累第一手资料。
7月1日,队员们发挥专业所长,基于前期对陶辛水韵地理风貌、景点分布的了解,精心设计了陶辛水韵手绘地图。地图不仅标注了主要景点、交通路线,还融入了当地特色文化元素,旨在为游客提供更直观、富有趣味的游览指引,助力提升当地旅游体验。
7月2日,实践队结合市场需求与陶辛水韵的文化特色,着手开发水韵主题文创产品。队员们围绕荷花、水乡等核心元素,设计了手剥莲子、陶辛粑粑、莲子菇等多款产品,希望通过文创产品的开发,延伸当地旅游产业链,增强文化传播力。
节庆活动策划也是此次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7月3日,实践队队员们协助当地策划“陶辛水韵荷花节”。队员们结合市场营销知识,从活动流程设计、宣传方案策划、游客互动环节设置等方面提出建议,不仅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还能让游客深入体验当地的水乡文化和田园风情,进一步提升陶辛水韵的旅游知名度。
7月4日,实践队不仅开展与乡村发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还开展老人关怀服务。队员们走进老人家中,与他们亲切交谈,为他们提供手机使用教学和健康监测,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了解生活近况与需求,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践行社会责任。
7月5日,实践队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展家乡特色宣传活动。队员们拍摄百亩荷田的壮美景色以及村民辛勤劳动的画面,制作成短视频发布,借助平台的传播力,让更多人了解陶辛水韵的魅力,助力拓宽当地特色资源的推广渠道。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围绕陶辛水韵的生态、文化、旅游等多方面开展工作,不仅让实践队的队员们在实践中锻炼了自身能力,还通过多维度的实践行动,为陶辛县四门村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以及民生关怀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智慧和力量。(供稿:商学院“陶辛水韵实践行·多维振兴三下乡”实践队 张家墅 摄影:张家墅 沈怡辰 廖温馨 李怡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