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青春动能助力乡村文化发展,7月2日至7月6日,金融学院“茶墨徽州行”实践队赴宣城市绩溪县上庄镇开展为期五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2日,实践队走进振兴徽雕厂,观摩国家级非遗徽州木雕传承人创作的木雕作品。队员们现场学习“剔地起突”深浮雕技法,了解吉祥纹样的文化内涵,直观感受传统木雕技艺将椴木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过程。
7月3日,实践队参观胡开文纪念馆和胡适故居,重点了解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地球墨”的制作工艺。从松烟麝香的古法配伍、经年阴干定形到球面微雕技艺,队员们细致学习徽墨“黑如漆、坚如玉”的品质背后的工艺传承。
7月4日,队员在老胡开文墨厂体验墨杵制作工序。通过挥动千斤墨杵的实践,队员深刻理解古籍中“轻胶十万杵”的工艺要求,认识到非遗传承需要持之以恒的坚守精神。
7月5日,实践队调研翰徽茶厂自动化生产线,了解“金山时雨”绿茶从萎凋、揉捻到发酵干燥的现代化生产流程。传统工艺与科技的融合让队员们认识到,非遗产业在保持文化内核的同时,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
7月6日,实践队与镇政府开展乡村振兴座谈会。会上,上庄镇对接负责人徐中庆介绍,全镇非遗产业带动就业超千人,2024年产值突破1.2亿元。实践队结合调研成果,提出发展直播电商、研学旅行等建议。
此次实践活动中,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徽商故居和车间工厂,进一步理解徽州文化的当代价值。未来,实践队将继续围绕非遗传承与乡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助力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与乡村振兴。(供稿:金融学院“茶墨徽州行”实践队 张法仁 摄影:从蕊 祝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