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务本书院第一期高级研修班在书院召开课题论证会。论证会由务本书院执行院长毛豪明教授主持,高研班三个课题组依次汇报。
第一组汇报的课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政协代表通道与乡县融媒体建设的协同机制,探讨二者在基层传播中的政治引领、技术赋能与社会治理效能。通过案例分析及实地调研,提出“政治-技术-社会”三维互动模型及“双向赋能”策略,揭示其如何通过创新叙事和服务下沉,强化政治认同、破解传播壁垒,为中国特色传播体系的理论构建与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实践路径。对此,毛老师提出课题立意须高远,但要把握好选题的角度,精细化定义问题,反复筛选研究目标,厘清核心概念,应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传播观为指导,在“守正”中夯实意识形态根基,在“创新”中探索技术赋能的边界,最终构建兼具政治高度、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学术框架。
第二组拟研究的课题是大学生就业心理预期冲突及科学引导策略。课题组成员经过观察、调查和文献检索发现,多数学生期望高薪、稳定、发展前景优的岗位,对薪资、工作环境要求较高,但市场岗位供需结构失衡、竞争激烈,企业注重实践经验与综合能力。这种偏差易引发大学生就业焦虑、求职受挫,影响职业发展与社会人才匹配效率。该课题研究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尤其矛盾学说为指导,系统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预期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揭示这些矛盾的产生根源与表现形式,提出科学合理的引导策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思想、情感、利益等方面的矛盾冲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缓解就业压力,实现高质量就业。第二组汇报结束后,毛老师充分肯定了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指出在中国就业是民生头等大事。大学生就业更是重中之重。大学期间,如何全面深入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预期及其所引发的矛盾冲突,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及时加以化解,让大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从容面对就业压力是非常必要的。毛老师提出如下建议:课题研究要落实落细,可以寻求学校就业处和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客观准确了解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认真细致设计调研问卷和访谈提纲;重视文献检索,掌握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寻找更新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密切联系实际尤其本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把该研究推向新高度。
第三课题组汇报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视域下当代大学生面临多重生存困境”。课题组关注资本逻辑渗透教育领域,致使学习异化为功利性工具;社交媒体与算法操控下,人际交往呈现表面化、符号化;消费主义裹挟下,价值取向偏离本真。该组成员认为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引,重构教育价值体系,强化主体意识培育,完善实践育人机制,助力大学生突破异化藩篱,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时代浪潮中坚守主体性与创造性。毛老师听完汇报后认为该研究对以工科学生为主体的第三课题组来说难度太大,需要课题组成员认真研读相关文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要有一定的哲学功底和学术积累,对知识点需要理解透彻,研究也需要更加深入、多维,发散思维聚焦异化与制度或者体制的关系,去探讨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课题组汇报结束,毛老师要求三个课题组成员之间相互提问、质疑,引导大家深入探讨、理清思路。最后毛老师要求大家反复思考三个问题:究竟要研究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它?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研究?同时,毛老师还谆谆告诫学员们:学术研究起步阶段一定要端正态度,谦虚谨慎,踏踏实实,严守学术道德,不要好高骛远,提倡大题做小、小题大做。毛老师的指导既肯定了学生的努力,也指出了提升方向,让在场同学受益匪浅。
务本书院高级研修班着重锤炼学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力求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此次活动是书院培养学生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举措,未来还将开展更多学术活动,助力学子在求知强能之路上砥砺前行。(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