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程学院

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智能工程学院举办新桥校区读书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5.04.24阅读次数:33次

“当我们真正学会和自己和解,才发现原来阳光一直都在。”智能工程学院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在新桥校区a103教室举办“读书分享会”活动,让同学们分享阅读感悟,在文字中探寻心灵成长的力量。活动吸引了来自2024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升本)和202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近60名同学参加。

未命名_副本.jpg

分享会伊始,心理委员李万发以《心学的智慧》为切入点,翻开了这场心灵对话的序章。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其实是告诉我们,外界的风雨再大,只要内心稳如磐石,就能找到前行的方向。”他结合自己备考的焦虑经历,谈到用“知行合一”理念调整心态的过程——不再因担忧结果而逃避努力,而是专注当下每一道题的解答。

未命名1_副本.jpg

随后,202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陈旭同学走上讲台,分享了书籍《当你放过自己时》。他真诚地说道:“这本书教会我最重要的事,是不再用‘必须完美’的标尺丈量自己。”他也坦言,过去总因害怕犯错而不敢举手发言,直到读到书中“自我攻击是一切痛苦的根源”这句话,才惊觉自己一直被困在“不够好”的牢笼里。

未命名2_副本.jpg

《等一切风平浪静》的分享者,202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沈子豪同学则带来了截然不同的视角。他翻开书中华丽的插画,指着一幅海浪退潮的画面说:“这本书像一首温柔的散文诗,让我明白痛苦就像浪潮,来了会走,暗礁也会被时间磨平。”他分享了在伤心时他如何通过阅读这本书走出阴霾——不是强迫自己“快点好起来”,而是允许悲伤存在,像书中写的那样“坐在沙滩上,等风停、等浪静、等自己与世界重新和解”。

未命名3_副本.jpg

分享环节结束后,一场充满温度的“心灵问答”将活动推向高潮。有人提出:“放过自己会不会变成摆烂?”立刻有人回应:“真正的放过不是放弃努力,而是不再用必须赢的执念折磨自己 还有人困惑:“道理都懂,但遇到压力时还是会焦虑,怎么办?”心理委员拿出提前准备的“情绪急救包”——里面有写着正念练习步骤的卡片、空白情绪日记,以及一句手写的鼓励语:“此刻的焦虑,不过是大脑在提醒你需要休息。”

未命名4_副本.jpg

活动接近尾声时,同学们从书籍中领悟到:“心理书籍并非‘止痛药’,而是‘手电筒’——它无法驱散黑暗,却能帮助我们看清脚下的路。当我们感到伤心难过时,书籍可以舒缓情绪,让我们重拾勇气,而文字则会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力量源泉。此次读书分享会不仅是一次阅读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精神追求的集体宣誓。我院师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的理念,让古老的阅读传统在现代校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撰稿:韩娜  一审:陈蕾  二审:童云  三审: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