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教研室于F403教室组织开展以“深稽博考、潜精研思--工业产品设计之法”为主题的交流分享活动,主讲人为湛孝春老师,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参加。本次活动旨在以工业产品设计专业视角出发,结合科普教育理念,推动设计思维与科学知识的普及,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本次活动以“设计之法”为核心,注重科普教育与工业设计的交叉融合。湛老师就个人学习经历以及指导学科竞赛经验,通过案例分享、实践工作坊等形式向同学们传递工业设计知识。提出工业产品设计不仅仅是美学的表达,更是功能、技术、用户体验以及设计可持续性的综合体现,在设计的过程中兼具了科学性与理性,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设计提升产品的科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活动过程中,湛老师提出工业产品是作为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辅助论证。例如对第十七届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奖参赛作品“小小天文家”无障碍儿童玩具设计其设计过程进行分析与解读。作品根据大赛主题“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学知识”进行严谨细致的调研分析,过程包括针对低视力儿童特殊群体分析、产品定位以及使用过程分析等。充分说明科普益智类产品及教辅玩具的设计,不仅需要严谨的科学基础,还需通过设计语言降低认知门槛,激发公众尤其是儿童对科学的兴趣。
工业产品设计既是技术的艺术,也是科学的桥梁。本次交流分享活动通过多维度的探讨,提升了学生们对设计科学的认知,明确了设计实践方向。在科普教育与工业设计交融的时代,设计之法将继续赋能产品,点亮生活,传播科学之美。(艺术设计学院供稿 一审:湛孝春 二审:张琼 三审:徐社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