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数字艺术现代产业学院

学院动态

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主题年教师专访之李冉——以规划为笔,绘就城乡融合与教育传承的双重答卷

发布时间:2025.11.03阅读次数:14次

在合肥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有这样一位“双能型”教师,她是城乡规划专业的“领航者”,主导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迭代;她是教学创新的“实践者”,将数据化技术与传统建筑文化熔于课堂;她是学生成长的“引航灯”,用专业深度与教育温度陪伴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她,就是艺术设计学院城乡规划专业负责人、学业导师李冉。

一、打破边界创新教学,让城乡规划课“活”起来

“城乡规划不是纸上谈兵,要让学生既懂理论逻辑,又会用技术工具,更能感知空间温度。”这是李冉老师深耕教学十余载的核心理念。自2012年站上讲台,她始终围绕“理论、技术、实践”三重维度打磨课程,先后承担10余门专业核心课教学。

在传统理论课教学中,李冉老师总能找到“破局点”。对于《中国建筑史》这类兼具文化性与技术性的课程,打造了“线上资源+线下实践”的混合式教学体系。组织学生赴安徽博物院、黟县宏村等地实践调研,将“纸上建筑”转化为可触摸、可分析的鲜活教材。

图片214.png

图片215.png

二、立足实践深耕科研,用数据赋能空间设计与乡村振兴

“科研不是孤芳自赏,要为教学找方法,为社会解难题。”李冉老师的科研始终锚定“实践导向”与“教学反哺”两大方向,在城市空间更新与乡村振兴两大领域形成鲜明特色。

在城市研究领域,她深耕数据化设计理论与方法,主持科研项目多项。更难得的是,她将这些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教学案例,让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用专业软件分析城市地块,使“凭感觉设计”变为“用数据支撑”,极大提升了学生的理性设计能力。在乡村振兴领域,李冉老师聚焦乡村发展难题,主持指导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多项。

图片216.png

三、匠心构建专业领航,夯实城乡规划人才培养基石

作为城乡规划专业负责人,李冉老师深知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根基。她牵头完成两项关键任务,一是主导人才培养方案、大纲修订,二是推动专业实践平台建设,为专业发展筑牢“软硬双支撑”。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她紧盯行业趋势与专业认证要求,打破学院各专业的课程壁垒,重构课程体系。在实践平台建设上,她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立体化实践网络。定期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根据反馈动态调整培养方案,确保专业建设始终与行业需求同频共振。

图片217.png

四、温情陪伴不忘初心,做学生成长的“引航灯”

“学业导师不仅要教专业,更要懂学生、帮学生。”自担任24级城乡规划1班学业导师以来,李冉老师始终践行“陪伴式育人”理念,用细腻与耐心守护学生的成长之路。

图片218.png

在竞赛指导中,李冉老师更是“手把手”带教,从选题构思到图纸深化。学生们说:“李老师不仅教我们设计技巧,更教我们‘做规划要心怀民生’。”

图片219.png

如今,李冉老师仍在城乡规划教育与专业建设的道路上步履不停,探索“AI+规划设计”的教学新路径,力求让学生紧跟行业前沿。“城乡规划是描绘未来的学科,教育是传承希望的事业,我愿继续以规划为笔,以热爱为墨,在专业建设与育人之路上,写下更多扎实的答卷。”李冉的话语,透着对专业的执着,更藏着对教育的深情。(艺术设计学院供稿 一审:李冉、刘肖利 二审:张琼 三审:徐社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