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5日,人工智能学院教工党支部组织学习毛泽东同志写的《为人民服务》,分享并讨论。
1944年,张思德同志牺牲在陕西安塞,毛泽东出席了他的追悼会,并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为人民服务》。
继毛泽东同志之后,我党历届领导人也不断致力于将执政党的领导作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紧密联系起来。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人民服务”不仅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及其党员必须奉行的宗旨,而且写入了《宪法》。
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在入党宣誓时都立下了“为人民服务”的豪言壮语,必须履行自己的诺言,努力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他进而表示,“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在多元思潮涌动、利益分化显著的今天,毛泽东同志的这些话仍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同志必须比普通群众更勇于挑重担,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冲突时,必须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直至牺牲个人生命。
教师党员领导干部掌握权力后,应当怎样做?在这个权力观的问题上,许多人存在着三种误区:一是权力是领导给的。这种看法危害很大,它意味着对上级负责,不对下级负责;只对领导负责,不对群众负责。二是权力是自己应该得到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自己有本事,有能力,甚至认为不仅有本事掌握这个权,还应该掌握更大的权。三是权力即利益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掌握权力就是掌握利益,有了权力就有了谋取利益的“合法外衣”。在这种观念的支持下,在权力的运行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条件下,权力的行使容易带有盲目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导致权力运行的失控,进而有损于国家和群众的利益。因此,所有的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坚决摒弃以上三种观念,不断加强马列主义群众观、权力观的学习,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牢固树立“群众利益至高无上,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执政理念,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快速高效地解决群众的利益问题。
对于我们教师党员而言,为人民服务,就是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在课堂上作为党员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用我们的身份去影响和教育学生,更应时刻牢记,为人民、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撰稿:黄子菊 审核:张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