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提升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与教材建设水平,大数据学院人工智能教研室教师代表于2025年5月10日参加了2025“融合创新、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材建设”交流会。此次系列会议吸引了全国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发展新路径。
在交流会上,来自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构建、教材编写创新、教学方法改革以及人工智能赋能专业课程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经验分享。浙江大学何钦铭教授系统阐释了计算思维培养与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深度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一种基于问题求解视角的入门课程建设方案;安徽大学李学俊教授介绍了以“AI融入、分层分类、知行合一、自主创新”为建设思路,重构大学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合肥工业大学夏娜教授指出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首要工作就是让人工智能进入“通识课”,并分享了该校在充分调研国内外高校相关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凝练共识,组织了以国家级人才为核心的课程组,重点打造了“1+N模式”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这些前沿理念与创新实践为参会的教师们带来了深刻启发。
人工智能教研室的教师代表们认真聆听、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在分组讨论环节,他们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就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定位、课程内容设置、实践教学开展以及如何编写契合学生需求的教材等问题与其他参会人员展开热烈探讨,分享了人工智能教研室在相关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也汲取了兄弟院校的宝贵经验。
参会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系列交流会是一场知识与思想的盛宴,收获颇丰。通过与行业顶尖专家和同行们的交流,拓宽了视野,对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方向。回到学校后,将把所学所悟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积极推动大数据学院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的优化升级,加强教材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贡献力量。
未来,人工智能教研室将继续关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发展动态,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科融合创新,以人工智能为驱动,推动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助力学生在数字化时代掌握前沿知识与技能,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撰稿:曹昂 一审:邓惠俊 二审:马姗珊 三审:顾涓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