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锤炼教学内功、打造高品质课堂,7 月 11 日至 15 日,大数据学院严格遵照学校统一部署,在 B403、B405、B401 三间智慧教室同步开展 “教师说课” 专项活动。全院 55 名专任教师全员参与、依次登台,34 门课程逐一接受细致打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各环节衔接紧凑高效,充分展现了学院教师深耕教学的热忱与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
学院依据课程属性与师资梯队结构,将教师科学编入三条并行 “磨课流水线”:第一组集中打磨《Java 语言程序设计》《Python 程序设计》等 11 门专业基础课;第二组重点研磨《Linux 操作系统》《网络安全》等 11 门专业核心课;第三组专项雕琢《大学计算机基础》《离散数学》等 12 门公共与科类基础课。每组均配备由校督导专家、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及骨干教师组成的 5 人评审团队,严格遵循 “35 分钟现场授课 + 10 分钟精准点评” 的流程节奏,围绕教学大纲契合度、毕业要求支撑度、课程思政融入度、信息化手段运用效果、课堂节奏把控力及学生参与互动度六项核心指标进行量化评分,并同步填写《磨课评价表》,确保评价过程规范高效、结果客观精准。
7月 11 日 9 时,首场磨课在 B403 教室准时启幕。张恩宝老师讲授的《Java 语言程序设计》率先登场,评委们从教学目标设定精准度、案例选取典型性、板书逻辑清晰度、时间分配合理性等维度进行细致点评,直指教学关键环节;B405 教室内,李华静老师以《大数据分析与计算》展示案例驱动教学法,评委现场示范 PPT 动画与板书同步呈现的实用技巧,为信息化教学赋能;B401 教室中,朱磊磊老师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巧妙融入产教融合案例,评委针对课堂学生动手环节不足的问题,精准提出增设仿真演示的优化建议。连续三天里,三间智慧教室高效同步运转,每日按上午四节、下午三节的节奏有序推进,每节课后即时反馈教学亮点与改进方向,每堂课都直指教学本质、凸显打磨实效,形成了 “课课有精进、堂堂见深度” 的良好态势。
说课活动落下帷幕后,学院迅速行动,一方面精选优质课堂作为示范样板,通过组织同行深度观摩、开展滚动式教研研讨,持续放大优秀教学经验的辐射效应;另一方面系统梳理磨课中暴露的共性问题,将其精准纳入下一轮教研重点主题,由各教研室牵头,通过集体备课凝聚智慧、示范课例引领方向、专题沙龙碰撞思路等分层推进策略,靶向攻坚薄弱环节。此举旨在确保评估前每门课程都打磨到位、每位教师都达标过关,真正实现 “人人过硬、课课精彩” 的教学提升目标,为打造高质量课程体系筑牢根基。
(撰稿:夏长红 一审:马姗珊 二审:吕澜 三审:顾涓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