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号召,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教育帮扶”实践队于7月4日至7月10日,赴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吴家店镇竹根河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7月4日的实践启程之日,团队来到吴家店镇敬老院,通过整理床铺、贴心的谈心谈话等活动,给予老人们温暖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情。
7月5日,聚焦乡村儿童的教育成长,实践队在竹根河村农民文化乐园精心举办了“大手牵小手”知识讲座。通过趣味问答和小奖品激励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不仅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还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
7月6日,实践队致力于普通话的推广,通过细致的调研和科普知识讲解,强调了普通话在现代社会交流中的重要性。团队成员针对不同年龄层的人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普通话教育和推广,有效提高了村民对普通话的接受度和使用频率,促进了不同年龄层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7月7日,为提升村民对毒品危害的深度认识,实践队在竹根河村开展了禁毒宣传活动。团队成员通过张贴禁毒海报和直接向村民宣讲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村民的禁毒意识,促进了健康、无毒的社区环境的建立。
7月8日,实践队在蔡和广场设立了临时维修站点,为村民提供了小家电维修服务。此次活动不仅帮助村民解决了实际问题,还传授了家电使用和维护的知识。
7月9日,队员们在竹根河村农民文化乐园投入绘制乡村振兴主题的宣传画,通过视觉艺术形式提升村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与理解,同时美化了村庄环境,改善了村容村貌,为村庄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在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团队成员集体参观了红十一军第三十二师成立旧址和烈士陵园,深刻感悟红军的精神和牺牲奉献的勇气。这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团队成员对红军历史和文化的认识,也显著提升了历史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一周的紧张而充实的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合肥经济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乡村振兴,教育帮扶”实践队不仅为金寨县竹根河村带去了知识的光芒,也为团队成员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次“三下乡”活动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了青春力量,同时也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了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和文化交流。
(撰稿:朱颖岚 摄影:朱灵娜 初审:聂云 审核:吕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