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盛夏,暑气未消,一场充满爱与温暖的公益行动在乡村悄然展开,8月21日至8月28日,工学院“情系桃园,三乡聚力助农”实践队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椿树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用实际行动为村民们送去关怀,书写了青春奉献的动人篇章。、
8月21日,实践队与椿树村小朋友们开启了首次见面。队员们一个一个的上台进行自我介绍,并向小朋友们介绍学校、学院名称与学习专业。
8月22日,支教活动正式开始。队员们—对—的在教室里陪伴孩子们完成作业。遇到难题时,队员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提问引导思路;发现字迹潦草的作业本,便握着孩子的手示范书写,在耐心指导中让孩子们感受到关注。作业完成后,队员没有急于安排活动,而是留在原位询问孩子们平时喜欢的游戏,放松孩子们的身心。在笑声和掌声中,陌生感慢慢消失,彼此间建立起温暖的情谊。
8月23日,实践队先后前往椿树阻击战纪念碑与六安大别山烈士陵园,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在庄严肃穆的椿树阻击战纪念碑前,讲解员生动讲述了革命先烈浴血奋战、保卫家园的英勇事迹,队员们认真聆听,不时举手提问,眼中满是对先烈的崇敬。随后,实践队去往六安大别山烈士纪念馆,缅怀为国家和人民牺牲的革命先烈。此次红色教育,让队员们接受了深刻的精神熏陶,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珍惜幸福生活的信念。
8月24日,实践队携带慰问品来到椿树村五保户老人的家中,帮助老人打扫院子、擦拭门窗、整理房间。忙碌后,队员们围坐在老人身边,倾听他们讲述过往生活经历。80多岁的独居老人拉着一位队员的手不舍松开:“你们就像自家的孩子一样,来了家里热闹多了。”一句简单的话语,满含老人对陪伴的渴望,也让队员们更加明白敬老服务中精神陪伴的重要性。
实践队后期聚焦防溺水与防电诈宣传,开展系列安全守护行动。25日上午,队员们在乡村河流、池塘等危险水域安放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并张贴警示标语;随后在村广场通过发放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向村民们普及防溺水自救与施救知识。下午,团队结合真实案例,向村民们讲解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与防范技巧,提醒村民提高警惕。
8月26日,实践队再次进行防溺水巡查,补齐缺失的救生用品,并多次向村民们强调下河的危险,用实际行动筑牢乡村安全防线。
8月27日,乡村的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实践队与村民齐聚家里,共同开展“共做饭、同吃饭、齐清扫”活动。村民带来自家种植的蔬菜、肉类,团队成员主动分工,洗菜、切菜、生火、烹饪。饭后,队员们与村民携手清理垃圾,共同维护环境整洁,进一步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感受乡村生活的淳朴与热情。
8月28日,实践队走进皖西博物馆与科技馆,开启文化与科技探索之旅。在皖西博物馆,实践队认真了解了皖西地区的历史文化与红色故事。在科技馆,实践队体验了模拟飞行、机器人操作、光学实验等互动项目,充分认识现代科技。
八日的实践活动虽已落幕,但同学们留下的温暖与希望仍在乡村延续。从陪伴孩子成长、传承红色精神,到关怀老人、守护安全、探索文化科技,每一项活动都凝聚着同学们的心血与付出。未来,期待同学们参与到更多乡村公益行动中,用青春力量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让爱与温暖在更多地方绽放光芒。(供稿:智能控制学院“情系桃园三乡聚力助农”行动队 沈君臣 金健 摄影:刘洋 黄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