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乡村振兴,践行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我校团委“皖韵阜南筑梦”队于6月28日至7月7日赴阜阳市阜南县开展了为期十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6月28日,团队队长对本次三下乡活动的整体目标和预期成果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暑期三下乡活动期间的各类注意事项,着重提醒队员们将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6月29日上午,团队的12名队员们来到张克元烈士陵园。队员们列队整齐,神情凝重,向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6月30日,团队与来自北京大学的学长携手走进阜南皖宝酒体验馆。队员们了解了阜南白酒文化的历史和酿造工艺,结合自身所学知识,探索电子商务在传统白酒产业中的创新应用。通过实地参观和交流研讨,为今后在相关领域的学习和实践指明了方向。
7月1日,团队抵达王家坝抗洪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队员们直观感受到淮河从千年水患到逐步安澜的治理历程,深刻体会到沿淮人民“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7月2日中午,队员们在阜南县心理学会的指导下,来到阜阳理工学校,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嗨子戏进行邂逅。队员们观看嗨子戏表演,学习有关嗨子戏的唱腔和表演技巧,感受到这一传统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
7月3日,队员们奔赴阜南县黄岗镇,探寻国家级非遗柳编技艺。在柳编技艺传承人孙传贵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进阜南县金源工艺有限公司。孙老师介绍黄岗柳编历史悠久,技法独特,团队也进一步思考如何运用电商手段拓宽柳编产品的销售渠道,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7月4日,团队走进阜南县洪洋家庭农场辣椒种植基地。队员们在基地技术专家张洪洋的带领下,进一步了解辣椒的种植技术、发展以及科技在其中的应用。让队员们看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潜力和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
7月5日,团队前往会龙镇聂鹤亭纪念馆。队员们怀揣崇敬之心,通过参观历史文物和资料,了解将军的生平事迹和革命精神,这让队员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更加坚定了他们传承红色精神的决心。
同日,团队赴阜南县鹿城镇鹿城社区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在社区人员的介绍下,队员们参观了鹿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关爱“一老一小”等方面的工作成果。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基层社区在提升居民幸福感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7月6日,团队了解阜南特色的“五老法治诊所”活动,他们义务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协助整理资料、开展法治宣传,感受基层法治建设的力量与温暖,同时队员们也为基层法治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7月7日,团队来到阜南丁光幼儿园,开展“安全伴我行”主题互动活动。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小朋友们讲解交通、防溺水、用电等安全知识,与小朋友们积极互动。不仅提高了小朋友们的安全意识,也让队员们体会到关爱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
7月7日,团队走进了阜南县候鸟湾养老护理院,亲身感受这里的环境、服务以及老人们的生活状态。在与老人们的交流中,为他们带去温暖与关爱。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队员们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不仅提升了队员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为当地的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贡献了一份青春力量。未来,队员们将继续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中奋发前行。(供稿:校团委“皖韵阜南筑梦”队 陈凤 摄影:胡法荣 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