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帮扶与地方文化传承,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发展,7月1日—7月10日,工学院“蒙动青春·‘童’行逍遥游”实践队赴亳州市蒙城县许寨村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1日,实践队在许寨村村委会开展志愿服务,帮助许寨村村委会整理全村2000余户村民户籍、土地及个人信息档案。面对数量众多的纸质资料,队员们合理分工、协同合作,严谨核对信息,针对信息存疑之处主动致电村民进行核实确认。经过细致整理,团队成功将原始资料系统化为电子档案,完成志愿服务。
7月2日,实践队前往蒙城县板桥集抗战纪念馆参观学习。馆内珍贵的红色文物与革命事迹,让队员们体悟到革命先辈们在艰苦卓绝条件下的坚定信仰与奋斗精神,增强了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的责任感。
7月3日至7月9日,实践队在许寨村开展了为期7天的留守儿童教育帮扶活动,为村里10余名年龄在7到12岁、父母多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送去了贴心的学业辅导与陪伴,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用心守护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活动期间,队员们结合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创造并运用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在“思维导图引导”环节,队员们手把手带着孩子们梳理语文课文的段落结构、数学公式的推导逻辑、英语书上每一个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勾勒出知识框架,让原本零散的内容变得条理分明。针对孩子们在学科基础上的薄弱点和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队员们耐心辅导,巩固知识体系,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理解能力。
7月10日,实践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围绕防溺水安全开展主题宣讲,并结合真实案例剖析溺水危害,讲解防溺水技能与应急处置方法,为孩子们筑牢暑期安全防线。
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队员们走出校园、扎根乡土,在实践中获得成长,用行动促进乡村教育。未来,队员们将继续服务社会,奉献青春智慧,助力乡村发展。(供稿:工学院“蒙动青春·‘童’行逍遥游”实践队 张邵军 摄影:方林志 朱永春 吴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