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贡献青春力量,6月30日至7月7日,我校财务管理学院“目连新生——非遗传承,红色之旅”实践队赴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乡剡溪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6月30日,团队成员在大演乡剡溪村开展深入调研,期间与村党支部书记以及目连戏戏班的演员进行交流。村党支部书记表达了当前石台县政府对目连戏传承的高度重视,并介绍了一系列精心策划举办的活动,如舞龙灯、邀请戏班演唱目连戏等,同时,为队员们介绍目连戏未来的发展规划,如“非遗进校园”,让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全方位、深层次地了解目连戏,7月1日至2日,团队成员前往石台县文化馆拜访王会长和张馆长。王会长从多维度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目连戏,分享了她对目连戏的看法与理解,并与成员们一同观赏了精彩的目连戏演出片段。随后,在张馆长的细致介绍下,成员们了解到石台唱曲、石台雾里青绿茶制作工艺、石台油坊榨制技艺等其他非遗文化。此番学习,成员们深深感受到石台县深厚的非遗文化底蕴。
7月3日,团队成员同返乡创业青年陈峥展开了一次别具风味的交流。一方矮桌静立,几把木椅相依,目连戏的前生今世展露在队员们面前。谈到目连戏,他向队伍成员娓娓道来自己与目连戏千丝万缕的羁绊,讲述目连戏的历史沿革,并带领队员们一同观摩相关历史文献。这让团队成员对目连戏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传播非遗文化的信心。
7月4日,陈峥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开启了目连戏相关乐器的探索之旅,深入细致地研习诸如目连锣、大铙钹之类的独特乐器,领略传统音律的魅力。
7月5日,陈峥老师带领团队成员踏上寻古之途,参观诸如叙伦堂、復升桥等与目连戏创作紧密相连的遗址,于岁月留痕处触摸历史的脉络。
7月6日,陈峥老师亲身示范,教导团队成员演唱目连戏。通过这一系列的亲身体验,团队成员对目连戏这一非遗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心底也萌生出极大的兴趣。
本次三下乡活动于7月7日圆满结束。在为期八天的实践活动中,团队深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时代担当的新一代青年,该团队成员深知责任重大,也满怀豪情壮志,将不断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供稿:财务管理学院“目连新生——非遗传承,红色之旅”实践团队 李瑞琳 摄影:“目连新生——非遗传承,红色之旅”实践团队 蔡坤含 骆申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