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在社会课堂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真才实学服务社会,以青年之智赋能乡村振兴。7月2日至7月7日,校团委“推进产业现代化,为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实践队在舒城县汪湾村开展为期6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2日下午三点,团队与当地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许绪仓在汪湾村会议室会面。许书记详细介绍了汪湾村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队员们认真聆听,并就如何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村庄发展贡献力量提出了多项建议。双方就教育支持、文化传承、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养殖技术改良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讨论。
7月3日,为了解当地养殖产业发展状况,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前往“养鸡大户”甘孝琴阿姨家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在调查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了农户在养殖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队员们也对“养鸡大户”甘阿姨家即将升入初三的二女儿进行心理疏导和学习指导,对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应对校园恶意、校园霸凌提出建议与方法;对其薄弱学科进行了解并给予学习方法,分享了大学的有趣生活,为她种下追求梦想的种子。
7月4日,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队员们前往当地“养牛大户”贾正跃家进行考察,并对养殖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下午,队员们考察了位于大梅山脚下的盆景种植园。该产业不仅符合当地国家保护区内禁止随意更改地表植被和土地用途的严格规定,而且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此举不仅为当地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更是一次因地制宜,响应国家保护绿水青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理念的生动实践。
7月5日,全体队员参观调研了当地的中药种植园,尽管该种植园尚处于在建状态,但队员们仍然对种植设施、品类、土壤、水文数据进行简单的收集分析,为该村后期种植提供参考数据。下午,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队员们前往一户残疾儿童和两户留守儿童家走访慰问,队员们不仅带去了慰问品,更传递了温暖与关爱。
7月6日,队员们来到新四军第四支队旧址,通过深入参观学习,实地感悟革命精神并汲取红色力量。队员们详细了解了新四军第四支队的历史背景、战斗经历和革命精神内涵,并纷纷表示要将学到的知识和青春的活力投入到乡村振兴和红色文化传承中去。最后,全体队员在高敬亭将军的遗像前重温入团誓词。
通过这次活动,每一位队员都深刻体会到,作为青年,不应只局限于书本知识,还要投身于实践。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青年一代作为国家的主力军,承载着未来的希望,广大青年应当积极投身乡村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供稿:校国旗护卫队“推进产业现代化,为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实践队 张法仁 摄影:“推进产业现代化,为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实践队 黄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