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乡村发展,服务基层,加强当代大学生对农村发展现状和居民生活水平的认识和了解,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我校人工智能学院“泾心绘梦,携手共进”实践队于7月4日至7月8日赴宣城市泾县蔡村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5日早上,实践队抵达小康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实地调研“乡村林下旅游产业”。作为“华夏毛竹第一镇”,小康村以其幽静的竹林风光和独特的林下经济模式而闻名。在有着“天然氧吧”美誉的森亚石斛养生文化园中,队员们了解到了有关石斛的种植和加工等知识。下午,实践队来到蔡村镇爱民村红色教育基地史料陈列馆,同学们了解到了爱民村的革命历史,馆内陈列的珍贵历史文物和图文资料,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们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此后,实践队又前往调研了当地竹荪等林下产业。通过农户的介绍,队员们对竹荪等林下产业的种植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
7月6日上午,实践队于蔡村镇周边进行了“古村落+林下特色产业+文旅”特色产业入户问卷调研。下午,队员们带着爱心包裹于蔡村镇儿童服务站和十几位小朋友们互动交流学习。小朋友们十分热情地进行了自我介绍,积极配合队员们的教学,学习了用3D打印笔进行DIY制作和各种积木搭建。最后,小朋友们在队员们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都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作品。
7月7日,实践队依托国家级项目“七彩假期”,将“强国有我,筑梦未来”的爱国情怀与“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实用知识相结合,为当地小朋友带去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与安全教育,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培养社会责任感与自我保护能力。
7月8日,队伍于上午九点在蔡村镇政府开展了本次三下乡总结座谈会。蔡村镇团委书记、团委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参加。队员们皆对此次实践活动做出了总结与感悟,同时对蔡村镇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不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泾县蔡村镇的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还在实践中锻炼了适应环境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供稿:人工智能学院“泾心绘梦,携手共进”志愿服务队 刘梦阳 摄影:“泾心绘梦,携手共进”志愿服务队 吴攀 房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