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合肥经济学院(原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团委网站!
网站首页|加入收藏

团委

我校成功举办合经青年讲坛第九期——“琴为何物”世界级非遗古琴艺术进校园

发布时间:2024.03.16阅读次数:904次

3月15日上午,合经青年讲坛第九期在新桥校区教学楼D101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特邀请天津音乐学院古琴硕士、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古琴教师、中国琴会理事、安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安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琴会副会长、梅庵琴社副社长孙知老师作为主讲人,新桥校区管委会主任姚成秀以及各职能处室负责人、辅导员们和同学们共同聆听了这场讲座,与此同时,我校团委还组织了高教基地校区的同学们通过网络直播进行观看。本次讲座由校团委老师马诚诚主持。

1.jpg

本次讲座以“琴为何物”世界级非遗古琴艺术进校园为主题,旨在让广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琴这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讲座内容涵盖了琴之源、琴之形、琴之境等多个方面,向同学们展示了这一古老乐器的魅力,并深入探讨了古琴与诗词之间的紧密联系,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2.jpg

孙知老师在讲座中详细介绍了古琴的起源,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前的商代,伏羲神农到今天,古琴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舜定五弦,文王增一,武王七弦,琴音回荡千年。琴,不仅是乐器,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中国古代,诗词是士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琴则常常作为伴奏乐器出现。古人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古琴则以其独特的音色为诗词增添了更多的韵味。在讲解古琴与诗词的关系时,孙老师指出,古琴与诗词是相辅相成的,古人常说“琴棋书画”,其中琴就是指古琴,它与诗词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古代文人墨客都喜欢弹奏古琴,并以此为灵感创作出许多优美的诗词。这些诗词通过古琴的演奏得以流传千年,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jpg

现场演奏环节更是将讲座氛围推向高潮,孙知老师及其徐少云同学轻抚琴弦,共同演绎了多首经典古琴曲目,悠扬的琴音令观众们陶醉其中,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了古代文人的风雅情趣。这些曲目不仅展示了古琴独特的音色和技巧,还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和意蕴。演奏结束后,观众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

4.jpg

本次非遗古琴专家讲座活动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交流活动,它不仅加强了我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尊重。未来,我校将继续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校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