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于2023年8月17日开展暑期线上主题教育学习,共同学习《把导向树得牢而又牢——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系列评论之一》、《把立场站得稳而又稳——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系列评论之二》、《把工作抓得紧而又紧——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系列评论之三》、《把作风压得实而又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系列评论之四》;结合支部安排自行学习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进行交流,本次学习由支部支书记陈妮艳主持,汪兵院长领学。
汪兵院长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勇于自我革命等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精神实质和时代特征进行了解读。汪院长强调,第一,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做到以人为本、增强群众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实质是正确对待群众,努力为群众掌好权、服好务的问题。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必须深刻牢记并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第二,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做好党的作风建设,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政绩观才能不出偏差。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第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提高执行能力、抓好工作落实。正确的政绩观靠工作来体现,靠落实来保证。抓落实,既是工作方法问题,也是工作能力问题,更是工作作风问题,落实抓得越彻底,工作成效就越大。
其次,徐璟老师重点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谈了谈学习感想。她表示,对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对共产党人来说,人民是正确政绩观的核心,是干事创业的价值源头。觉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首要的就是牢牢站稳人民立场,从思想深处解决好“政绩观为谁而树”的问题。站稳人民立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为民造福为最大政绩。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首先要考虑群众的感受、尊重群众的意愿、维护群众的利益,真正做到“造福于民”。对我们党员教师来说,党号召的“人民立场”就是“学生立场”,“为民造福”就是为学生造福,想问题、干工作、做决定,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意愿、维护学生的利益。在教学中,应时刻思考“教什么”是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基本知识理论,更是将法学知识运用到实践;针对学生的总体学习状况制定教学计划,安排理论和实践的学时比例、调整课堂内容分布。面对学生关切的法考、考研、就业方向等问题,应尽自己最大能力为学生答疑解惑。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需、帮学生所困,这是践行党的人民立场的重要实践。
再次,陈培老师表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讲实话、办实事。我们应该学习楷模张桂梅、李保国,把学生放在心上,作为人民教师就要对学生负责,不慕虚荣,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
杨倩茹老师指出,通过学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进一步增进了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认识,加深了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作为党员老师,就是要在任何时候都坚持党的领导,对党绝对忠诚,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围绕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做好自己的各项工作。
陈妮艳书记表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导向树得牢、把立场站得稳、把工作抓得紧、把作风压得实”这四点自成一个体系,成为我们行动的指针和工作的导向。我们要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我们作为高校教师,也要不忘教育的初心,牢记育人的使命。以学生为中心,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对大学老师这个角色有清醒的认识和定位。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坚持学生至上,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贯彻落实在教学、工作和生活的各个环节。需要我们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心中要有大局,眼中要有大我。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通过对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系列评论的共同学习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自学和交流,文法学院教工第二支部全体党员一致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筑牢信仰之基,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要把这本著作的核心要义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用学习成效鞭策未来工作,立足岗位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挥好党性教育基地的阵地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撰写:杨倩茹 初审:陈妮艳 审核: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