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现代产业学院

学院动态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报道八:宅改破茧生,寸心熔密钥

发布时间:2025.07.25阅读次数:77次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推动宅基地改革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效能。6月27日,我校财务管理学院“宅改破茧生,寸心熔密钥”实践队赴六安市金寨县石碑镇,开展2025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片1.jpg

活动第一天,实践团队抵达六安市金寨县石碑镇开展志愿活动。6月28日,团队成员来到古碑镇康乐颐养中心与村委书记胡书记交接,在采访胡书记和康养中心汪主任的过程中了解到,宅基地改革政策为基地的建设筑牢了基础,而中心则以专业的健康照护与贴心服务为依托,始终致力于让每一位入住老人都能感受家的温暖。结束尾声,成员们将提前准备好的物资送到老人手中,在一声声道谢中感受传递温暖的意义。

 图片2.png

6月29日,团队成员走访慰问曾接受过央视采访的宋承善爷爷,聆听宅改前后的生活变迁。在对宋爷爷的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宅基地改革制度实施后,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政府对高龄老人的关怀也落到了实处。从破破烂烂到焕然一新,从粮食缺乏到一日三餐,生动体现了政府始终将民生福祉放在首位的执政理念。

6月30日,实践团队成员深入探访古碑镇。在走访工程中,成员与村民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到宅基地改革政策对居民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认识到宅改不仅推动了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升级,更增强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凝聚力,切实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7月1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留坪茶园。在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下,队员们不仅学习了茶叶采摘的专业技巧,还深入了解了六安瓜片的独特品质与文化内涵,并以实际劳作践行了志愿服务精神。下午,团队成员前往椴树岭茶厂,实地参观了茶叶从鲜叶到成品的全流程生产加工过程,更清晰的认识到宅基地改革政策为古碑镇产业发展注入的强劲动力。

 图片3.png

7月2日,团队成员积极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大家通过向村民分发宣传单页、面对面讲解普通话规范用语等方式,耐心细致地普及相关知识,切实推进普通话推广工作。此次活动不仅为普通话在农村地区的深入普及搭建了有效桥梁,更有助于优化乡村语言环境,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

7月3日,实践队前往大湾村,参观大湾村农耕博物馆。团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并通过图文介绍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

 图片4.png

7月4日,实践团队先后参观了六安六区十四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与汪氏老宅。在斑驳的墙垣间,成员们聆听革命先烈的奋斗故事;于古朴的建筑中,深切感悟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学习红色精神,勇担时代使命。

7月5日,团队成员们对此次石碑之行的对接人宋女士进行采访。通过访谈,感受到古碑镇在宅基地改革中走出的民生之路,体会了红色底蕴和当下传承中的遗憾,对古碑镇未来行稳致远的发展充满期待。下午,宋女士带领团队走进大别山区,参观老式建筑,在绿水青山中体会红色魅力,在古建焕新中感受政府温暖。让团队成员在历史文化的浸润中汲取奋进力量。

 图片5.jpg

本次实践活动于7月6日圆满落幕。实践过程中,成员们既深切感受到宅改政策传递的民生温度,也从红色文化中汲取了丰厚的精神滋养,让大家更加坚定了以青春之力扎根基层、服务社会发展的信念。

(财会管理学院供稿 一审:李瑞琳 二审:费军 三审: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