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是学校大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财务管理学院顺应新商科发展趋势,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普通本科学校办学定位,以教育部“双万计划”为契机,以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在构建高水平、有特色的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做探索。
我院于2020年成功申报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财务管理专业,我们以此为抓手,上下同心协力,全员参与,按照一流专业建设要求,建立长效机制,逐步完成省级一流专业平台搭建,并全面推进我院学科、专业的快速发展,已初见成效
在2023年度里,我院主要的工作成效表现为:
一、 人才培养方案,做好专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工作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专业发展需要,我院通过前往其他兄弟院校及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充分调研,认真吸纳业界专家、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意见,通过教研室专任教师共同讨论,听取校内外专家的意见,根据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并以既能满足培养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要,又能与学院的教学条件相适应为前提,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施计划,完成了2023版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会计学四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在修订过程中做好专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工作。
二、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为教学内容的正确、完整奠定基础
以2023版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重新修订了财务管理、资产评估、会计学本科专业、财务管理专升本、财务管理中职对口专业共78门课程大纲。新版的教学大纲中,根据每门课程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完善和重构教学内容,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使专业理论知识与课程思政有机地融为一体。
三、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财务管理、资产评估两个教研室,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修订过程中,通过集体讨论、交流,并听取院外同行专家意见,尽力保证专业教学的顶层设计制定得科学合理;在培养新教师的过程中,开展“开新课、新开课”、“教师能力比赛 ”等活动,提升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同时借此机会增加教师之间教学交流,以老带新,以练促教。对于开设面较广的课程,开展集体备课,这样,不仅拓宽了教师们的教学视野,也增强了教研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教师们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的交流与碰撞,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水平的提升。学院开展教学工作培训会议,集体学习学校的有关教学管理文件,促进各项教学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有章可循。在院内,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助力新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快速提升。积极参与学校教师能力比赛,财务管理教研室李艳萍老师参与副教授组、卫玲玲老师参与副高以下组,分别获得了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并以此为基础,继续参加安徽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四、积极开展教研、科研工作,以研促教,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财务管理学院以夯实教学为依托,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把教研、科研工作做实做细,推动教、科研工作持续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院积极参与学校“学术月”活动,与图书馆合作举办专题讲座;积极参与省、市级社科规划科研选题。
目前,我院教师校级项目已立项在研19项 ,有1项已结项 ,省级项目已立项在研14项 ,也有1项已结项 ;公开发表论文4篇,其中1篇为黄晶晶老师在一类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体现出较高的科研学术水平。
五、师资队伍建设稳步发展,教学科研的人力资源基础得到加强
作为学科专业建设重要组成部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是我院的工作重点,在2023年度里,我院根据专业教学需要,大力引进了具有良好专业素养年轻教师9名,另有3晋升了职称,使我院的人力资源基础得到扩大、教师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
六、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不断深入
我院在开展校内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动与企业联系。2023年度与我院签署合作协议的企业有9家,一方面加强了财务管理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教研与科研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为开展实践教学工作乃至促进学生就业奠定基础。(财务管理学院供稿)